綠皮火車在鐵軌上哐當作響,我望著窗外飛馳而過的白楊樹,葉片在風中翻卷成綠色的波浪。夕陽為遠山勾勒金邊時,忽然想起那位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田徑場上獨自奔跑的伊拉克姑娘。她穿著褪色的運動服,磨破的跑鞋是鄰居退役運動員的饋贈,可當她俯身系緊鞋帶時,眼底閃爍的光芒比任何專業(yè)裝備都要耀眼。
這位名叫達娜的短跑運動員,每日要在爆炸聲與警報聲中訓練。有次流彈擊穿訓練場的圍墻,她只是默默掃去跑道上的碎磚,繼續(xù)完成當日的十組折返跑。當記者問及為何堅持時,她擦拭著額頭的汗水笑道:"跑道不會背叛努力的人,就像春天總會穿過戰(zhàn)火如約而至。"雖然最終止步預賽,但她沖過終點時向觀眾席揮手的瞬間,讓無數(shù)人讀懂了何為"與命運共舞"的從容。
這讓我想起居里夫人在破舊棚屋里提煉鐳的日子。冬夜寒風裹著煤灰從墻縫鉆入,她握著鐵棒攪拌沸騰的礦渣,指尖被灼傷也渾然不覺。當?shù)谝豢髓D在玻璃器皿中發(fā)出幽藍光芒時,她只是平靜地在實驗記錄本上寫下日期。后來面對諾貝爾獎章的璀璨,她依然保持著攪拌礦渣時那份專注——真正的勇者從不在命運面前卑躬屈膝,而是以平常心與之并肩同行。
江南紡織廠的女工們最懂這份默契。當暮色浸染車間窗欞,她們會摘下沾滿棉絮的工帽,對著更衣室的鏡子將凌亂的發(fā)絲別到耳后。流水線上的辛勞化作市集里給女兒買的蝴蝶發(fā)卡,化作寄回老家蓋新房的一磚一瓦。她們教會我們:命運給予的未必是華服美酒,但若能用雙手將粗糲的沙礫磨成珍珠,平凡日子也會透出溫潤的光澤。
此刻火車正穿越隧道,黑暗暫時籠罩車窗。但我并不擔心,因為知道光明就在前方某個彎道等候。就像達娜揮汗如雨的跑道盡頭開著野花,居里夫人的棚屋外種著月季,紡織女工們的更衣室里永遠擺著帶露的梔子——與命運和解從不是繳械投降,而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后,依然能為每個樸素的日子別上花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