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室的窗框裁出一方藍天,白云像剛拆封的棉花糖蓬松地浮著。十六歲的我們坐在教室里,課桌上的陽光碎金般跳躍,鋼筆尖在稿紙上洇開深淺不一的藍,像極了我們這個年紀層層疊疊的心事。
倔強是青春的第一抹底色。班主任沒收漫畫書時,我們梗著脖子說這是在研究分鏡藝術(shù);父母念叨著"別人家的孩子",我們卻在日記本里寫下"我要成為特別的星星"。記得喂養(yǎng)了三年的金毛犬去世那天,我抱著它漸漸變涼的身體,第一次觸摸到生命的重量。原來倔強不只是叛逆的盾牌,更是守護所愛的鎧甲。
陽光般的友誼總在課間十分鐘生長。小賣部五毛錢的冰棍要掰成兩半分享,考試失利時有人默默遞來帶著體溫的糖果。去年暑假和好友騎車去郊外,在蘆葦蕩里驚起一群白鷺,我們追逐著漫天飛舞的羽翼,直到夕陽把校服染成蜜橘色。這樣的時刻就像夾在課本里的銀杏葉,會在某個疲憊的晚自習突然掉落,漾起一圈笑意。
青春的天空常飄著捉摸不定的云。上周還為月考失利躲在體育館后哭,這周就因為廣播站播放了最喜歡的歌而雀躍。晨跑時呼出的白霧化作細小的彩虹,凍紅的耳朵卻突然領(lǐng)悟:原來那些看似沉重的煩惱,不過是成長在骨骼里拔節(jié)的聲音。
書桌抽屜里藏著寫給父母又撕碎的信。我們像急于試飛的風箏,總嫌那根線太緊,卻在風雨襲來時貪戀掌心的溫度。生日那天發(fā)現(xiàn)母親偷偷補好了扯壞的帆布包,密密麻麻的針腳讓我想起她眼角的皺紋——原來掙脫與牽絆,都是愛的不同表情。
奮斗的星光永遠閃爍在晚自習的窗口。去年為校運會長跑咬牙堅持的我們,此刻正在草稿紙上演算未來的軌跡。同桌小北總說我們像春日里的竹筍,在題海與試卷的土壤中積蓄力量,等待破土時能觸摸到更高的天空。
青春是打翻的調(diào)色盤,倔強的藍撞上陽光的金,迷茫的灰融進奮斗的紅。不必追問哪種顏色最耀眼,因為正在揮筆的我們,本就是最動人的畫卷。當多年后回望這段時光,那些或深或淺的痕跡,都會在記憶里釀成琥珀色的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