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二開學那天,我把新課本攤在課桌上,陽光透過玻璃窗把"謙受益"三個字照得發(fā)亮。這四個學期里,我像棵小樹苗似的,在風雨里慢慢懂得成長的奧秘。
記得去年冬天領回月考成績單時,我攥著那張年級前十的榜單,手心都沁出汗來。課間操時總?cè)滩蛔“鸭t榜折成小塊揣在褲兜里,連走路都像踩著棉花。可到了期中考試,數(shù)學最后兩道大題突然變成天書,我的名字像坐滑梯似的跌出前五十。那天我躲在被窩里偷偷抹眼淚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枕邊《論語》里夾著的書簽——那是媽媽用毛筆寫的"虛己者進德之基"。
寒假里我把自己關在書房,臺燈把錯題本照得暖融融的。紅筆劃出的重點像一串小燈籠,從二次函數(shù)掛到文言虛詞。春芽萌發(fā)時再遇月考,交卷前我特地檢查了三遍單位換算。當老師把進步獎狀遞過來時,窗外的玉蘭花開得正好,粉白花瓣落在"戒驕戒躁"的鋼筆字上。
暑假跟爸爸爬蝴蝶山更是難忘。前半段我像小鹿似的蹦蹦跳跳,還笑話爸爸喘氣像拉風箱??傻搅?鷹嘴巖",濕滑的青苔讓我膝蓋直打顫。爸爸伸手拽住我書包帶:"看準石棱再落腳,就像解數(shù)學題要看清已知條件。"我們數(shù)著兩百三十七塊墊腳石登頂時,山腳的溪流已變成銀絲帶,云海在腳下翻涌。
此刻考場里筆尖沙沙,我忽然想起班主任常說的"成長是螺旋上升"?;蛟S就像蝴蝶山那些迂回的石階,又像錯題本上擦了又寫的公式,每道彎都藏著向前的力量。窗外的梧桐葉沙沙作響,仿佛在應和著我心跳的節(jié)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