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房間的窗臺上,有個裝滿星星糖紙的玻璃罐。每片糖紙都藏著童年里閃閃發(fā)光的故事,像春天溪水里的小魚,一眨眼就從指縫間溜走了。
記得巷口的老槐樹下,我們總愛蹲著看螞蟻搬家。小美把餅干屑撒成小路,明明用樹葉給螞蟻搭橋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掉下來,在我們的白襯衫上畫滿跳動的光斑。那時風里有槐花香,混著烤紅薯的甜味,還有隔壁王奶奶曬被子的太陽香。
放學路上最期待"叮叮"聲。賣麥芽糖的老伯推著自行車,后座木箱里躺著琥珀色的糖塊。我們用攢了三天的小紅花換糖,看老伯用鐵片"咔嗒"敲下糖塊。糖在嘴里慢慢化開時,連數(shù)學作業(yè)都變得像棉花糖一樣輕飄飄的。
現(xiàn)在我的糖罐里還躺著去年春游的野花標本,秋天撿到的楓葉書簽,還有折了二十八次的紙飛機。它們像會說話的日記本,只要打開罐子,就能聽見跳皮筋時的兒歌,看見雨后在泥坑里蹦跳的小雨靴。
媽媽說糖罐快要裝不下了,可我知道,童年的魔法口袋永遠裝不滿。等冬天玻璃罐蒙上霧氣時,我要對著它哈口氣,把新的故事也擦得亮晶晶的。